《江山美人志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有人将这种情况报告给了李中良,他沉默了半晌,说道:“由得他们去吧,他们背井离乡,跟我远来蜀州作战,我不能将他们平安的带回家乡,已是对不住他们,怎可再让他们死在我们自己人的手中。”当时听了他这话的将领无不潸然泪下。
到得第七日,粤州军营中终于来了一位蜀州使者,羽扇纶巾,宽袍博带,甚是潇洒。李中良热情地接待了他,虽然自己已经做好必死的打算,但这数万部下却不能送死,因此没有必要得罪对方的使者。
经过自我介绍,李中良才知道对方是蜀州军务府战略司司长,还是秦思远的特别军事助理,虽然在军队中没有实权,但仅从其身份来说,他可是蜀州军中的第二号人物。李中良不由得对他更加重视。
“李将军,仗打到这个地步,并非是你的指挥不当,而是因为粤、春两州发起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,不得民心,从一开始就在政治处于被动。”在进行了简短的开场白后,鲁少华就直奔主题,言辞中既不失身份,又表达了对李中良的无限敬慕之意。
“鲁司长此话怎讲?”李中良见对方并没有对自己全盘否定,心里不免有几分高兴,但对对方的观点又有些不解。
“将军应该知道,我家秦大人已被先帝封为西南都护使,总理蜀州、春州、粤州、康番自治领的军政,在名义上就是你们的上司,你们第一次出兵蜀州还有可说,在朝廷的任命下来之后继续出兵蜀州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,因为反对秦大人就是反对朝廷,如今朝廷虽然腐败,毕竟还是帝国的正统,你们的行为是对朝廷的不忠,此为其一。”
李中良知道鲁少华说的是事实,当初让他带兵进攻蜀州,他也犹豫过,但黄安一向待他不薄,他为人又非常仁义,最懂得知恩图报,在黄安的再三恳请下,面情难却,最终还是答应了领兵出战。
“黄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,将军应该比在下更清楚,他任粤州总督十几年,又给粤州的百姓带来了什么好处?不说别的,单就他贩卖奴隶一条,就已经将民心丢失得精光。反观我秦大人,自主政蜀州以来,推行种族平等、阶层平等之策,大兴水利,发展工商,安置流民,仅仅一年多的时间,我蜀州各行各业就已经兴旺发达,百姓安居乐业,州府经济实力大幅增强。可以说秦大人的政策在蜀州已经深入人心,秦大人的形象在蜀州子民的心中已经如同神明。你们出兵蜀州,反对秦大人,破坏蜀州的安定祥和局面,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吗?将军的部队可曾得到蜀州百姓提供的一粒粮食?可曾从百姓口中得到我军的一份情报?没有百姓支持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,此为其二。”
李中良虽然表面没有反应,心里却已认同了鲁少华的说法。黄安的才能确实不怎么样,属于那种志大才疏的人,更不该的是贩卖奴隶,导致了境内的流民造反,虽然这里面很可能有蜀州方面的挑拨,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,若是粤州的官府本身没有毛病,蜀州方面又怎么能够挑起流民造反?而反观蜀州百姓,对蜀州政权的拥护竟是惊人的一致,无论自己怎样对待他们,他们从没有对己军好过。
“如今帝国外患严重,西北的鞑凶人已经占领帝国数州,东北的孟京人屡次南犯,东边的小日人也伸出了凶恶的爪牙,在这个时候,我们本应该一致对外,而你们却要挑起内战,这又怎能赢得民心?尤其是我秦大人屡次抗击外敌,已被百姓视为民族的英雄,你们却要反对他,真是其心可诛了,此为其三。”
“对朝廷不忠,对百姓不仁,对我帝国的中流砥柱不义,落下不忠、不仁、不义之名,你们在政治上已经是一败涂地,军事上又怎能取得胜利?须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英明的政治才是战争胜利的关键,腐败的政治只能导致战争的失败,哪怕暂时取得胜利,最终也逃不过失败的命运!”
鲁少华用斩钉截铁的一句话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。
“鲁司长此来的目的究竟为何?”李中良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,不想也无法和他争辩,便转变话题问道。
鲁少华轻摇羽扇,微微一笑,说道:“在下之所以说了这么多,是要让将军明白将军进行的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战争,粤州军队的牺牲是毫无意义的牺牲,将军的失败非战之过,不必为失败而烦恼,也没有必要为黄安做更多的牺牲。我家秦大人对将军仰慕已久,说像将军这样的名将,不能为帝国的振兴出力,实在是帝国的损失,所以他希望将军能和我们一起,共同驱逐外敌,谋求天下太平。”
李中良摇头道:“多谢秦大人的好意,只是自古以来忠臣不侍二主,烈女不嫁二夫,李某虽不才,却也不愿意做不忠之事。”
鲁少华道:“将军此言差矣,良禽择木而栖,良才择主而侍,自古皆然,抱残守缺,敬献愚忠,迂腐之人而为。再说将军投靠秦大人就是投靠了朝廷,是尽了大忠,别人又怎能说将军不忠?这里有我家秦大人的一封信,请将军看过后再做决定。”说完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信来递给李中良。
李中良接过一看,果然是秦思远的亲笔信,信中充满了对他的仰慕之意,希望他能与自己一道,共同创造一个太平盛世,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。信中言辞恳切,语气诚恳,令李中良大受感动。
李中良闭目思考了一会,说道:“秦大人对李某如此推崇,令我大感惭愧。本欲依大人所说,只是李某上有老母,下有妻儿,若是投靠了秦大人,只怕黄总督不会放过他们,所以还请鲁大人见谅,我不能答应你们的要求。不过,我可以命令部下放下武器,向贵军投降,李某自刎以谢天下,只求鲁大人善待我军将士。”
鲁少华微微一笑,从身上掏出另一封信,递给他道:“将军所虑早已在我家秦大人的意料之中,而且已经替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春之海韵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