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才艺智慧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林杰诗震观察使
林杰,字知周,出生于公元836年,侯官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,自幼刻苦读书,勤于思考,博学多识;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,他十多岁的时候,便提笔成文,出口成诗,被世人称为“神童”。
著名诗人郑立和他接触后,感到他才华实在出众,是一个罕见的奇才,所以特地为他作了《神童传》;著名学者刘重自荐为《神童传》作序,其名声随之大震。
林杰的父亲林肃,在福建观察使唐扶府中做一名偏将。他年近四十,膝下已有四个女儿,唯独缺少儿子。公元836年二月,林杰诞生,其喜悦心情可想而知。他总是乐呵呵地说:不管怎么说,我这一身武艺,总算有了传人了!
在林杰满一周岁“抓彩”时,林肃瞪大眼睛,恨不得拿着林杰的小手去抓那支箭,可是,他失望了:小林杰望了望“彩盘”,伸手竟抓起一本书来。林杰的母亲出身书香世家,精通诗书,见儿子抓了一本书,心中自然高兴,见丈夫闷闷不乐,知道他的心事,于是打圆场说:“这不很好吗?你是武将,儿子将来是文官,咱们家岂不是文武全才了吗?”
林肃听妻子这样一说,也觉有理,心中稍感安慰。
从林杰两岁开始,母亲就教他识字背诗。林杰生来才思敏捷,对母亲所教的知识一学就会。半年后,母亲改变了教他的方法,不再把识字和背诗分开,而是把诗写在纸上,教林杰边读、边写、边背,结果,到林杰三岁时,他不仅背下了二百多首诗,同时也认下了近三千字。母亲见儿子如此聪明强记,很是高兴。但她知道,自古以来的大诗人,没有一个是只读诗而成为诗人的,必须广学博览,知识雄厚。于是,便找来《六经》(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左传》)让他读。
小林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好书,兴奋不已,没等母亲给他讲完为何要他读这些书的道理,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。到他五岁的时候,这六部经书他已经读了四遍,而且还读了曹植、左思、沈约、谢灵运等人的大量作品。这时,他自己也能写出一些较好的诗篇了。
这一年3月的一天,林肃陪观察使去福州的风景区厦门游春,经过上司批准,也把妻子和儿子带了去。当他们来到一座大寺庙时,发现寺院虽已破旧不堪,但前来上香的依然人山人海,摩肩接踵,很是热闹。特别是观察使唐扶,见自己所辖地区如此一派繁荣昌盛,心中更是高兴,便信口吟了一首诗,随从人员听了无不拍手称好。不料,年仅五岁的林杰这时也触景生情,接着也来了一首。只听他吟道:
羽客已登仙路去,丹炉草木尽凋残。
不知千载归何日,空使时人扫旧云。
因为这首诗调子低沉,和观察使的诗格格不入,林肃不由得大惊失色,当即怒斥了一句:“真是一派胡言!”
接着,林肃便向观察使请罪。
观察使唐扶是个爱惜人才的官员。他听了林杰的诗,既没有生气,也没有称赞,只是低着头,在细细地思考着什么,故对林肃的“谢罪”,好像根本没有听到。
顿时,现场鸦雀无声,一双双惶恐不安的眼睛死死盯着观察使的表情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李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