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玩宝大师 > 章节内容

我的书架

第795章 线索不明的雍正珐琅彩[1/2]

这九页信纸上记录的大部分线索,如今都已经确证流失海外;还有的,则是已经被国家馆藏或者在拍卖会上出现过。

不过,众人对比分析之后,发现有一件东西,似乎至今还没什么明确的归属,线索不明。

这是一件雍正珐琅彩合家欢赏瓶。

根据上面的简单介绍,这件赏瓶高不过四寸,口径不过寸半;可见十分小巧,这也是雍正珐琅彩的一个特点。

图案是山石花团,雄鸡昂立回首,雌鸡带雏觅食;底款则是蓝料四字“雍正年制”。

清三代珐琅彩,之前多次提及,都是宫廷御用器,传世极少,珍贵无比。

而这件雍正珐琅彩合家欢赏瓶,则是民国十八年(1929)秋,在燕京古玩商会的窜货场出现,被人“封货唱标”得去的。

窜货场在民国年间很常见,是行里人交流买卖的地方,参与者基本都是古玩商、专业人士,除了直接买卖,也常有以货易货或者拍卖,算是小圈子。如今有些小圈子,也把自发组织的交流会或者小型拍卖会这么叫,余耀最初还被沈重远带着去过一次“窜货场”。更新最快的

当时交易,经常是“袖里乾坤”。除了自己悄悄这么玩,窜货场也会提供准备好的大套袖。玩这个,主要是保守秘密,不公开交易价格。

民国时期的古玩行,规矩比现在要讲究得多,特别是不找后账这一条。哪怕醒过味儿来,明知道人家以假做局,只要你交了钱出了门,就得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。

你要是去找后账,不是不行,一般得搭上一半的钱;要是闹腾,很难有结果不说,以后也就别想在行里混了。

但是现在不一样了,找后账的多了去了。而且往往会拿出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”,报警、打官司的,那也是屡见不鲜。

很多人不理解,评判眼光不一样,用现在的社会准则或者法律规定来评判,也无可厚非。不过,在大部分老玩家心目中,还是认可古玩行的老规矩的。文玩古董它不是必需品,简单来说,玩的就是眼力和心思,玩得起你玩,玩不起别玩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【海趣阁】《我在山中立地成仙》【笔记阁】《欢迎进入梦魇直播间》《岁岁平安》《晋末长剑》《全民求生,但我血条不见了》【华为小说】《竞选神明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