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走进修仙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诗文本身是客观的,但是“美”这种东西却未必是客观的。
这就是“所指”与“能指”的区别。
文字,或者说具有某种特定读音的特定符号,这个符号的“结构”,必然是客观的。
但是这个“结构”指向的“意义”,却未必是客观存在的。
就以“美”这个字作为例子好了。“美”,读音为”mei”,笔画为九,会意。金文字形,从羊,从大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符号。但是其意义却是多变的,在不同的语境下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,甚至产生新的意义。而且,这个相对的概念,在大多数情况下,却是以来主观的判断。
也就是说,“美”这个文字是客观的,但是其内容却无疑是主观的东西。
那么,这个“文字”,到底是客观存在的,还是依赖主观意志才能存在的?
诗文也是一样。
有一些“美”的感觉,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才能感受到。白乐天崇尚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且但求“老妪能解”。据传,乐天居士喜欢在路边随便抓个老太太念诗给她听。如果老太太能够听懂,他才觉得这是好诗。因为乐天居士的作品,便是崇尚一种“无需训练就能理解的美感”。
但是有着“诗鬼”之称的李贺就不同了。同一个老太太,多半能听懂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,却多半是听不懂李贺的《雁门太守行》或是《李凭箜篌引》。
对于老太太来说,李贺的《雁门太守行》、《李凭箜篌引》多半是没有什么美感的【音律上的美感可能会有一些】。
可又能因为这一个老太太的判断,而定义说李诗不若白诗美么?
不可能的。
这也是为什么审美会出现巨大分歧的原因。每一个人的客观条件不同,思想不同,对“美”的感受与解读就不同。
“阳春白雪”和“下里巴人”,就因此而来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我在大夏窃神权》《谁教你这么御兽的》【火趣阁】《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》《游戏搞到一个亿》【柠檬小说网】《赤心巡天》《沧澜道》《我是一颗武装卫星》《身为邪祟的我,教她们斩妖除魔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