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以为,蝗虫怕火,应当放火烧田,虽说会损失一些粮食,但与其被蝗虫吃掉,不如一起烧了。
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开口:“烧死的蝗虫化为灰烬,也会肥了耕田,来年收成会更好……”
“他说的是对的,不过蝗虫只有晚上会扑火,所以必须有人组织在夜间烧虫,如果没有监管的人,火势会控制不当,焚毁民居。”
姚霁想了想,“最好要有地方上有威望的人手组织。”
“准奏,薛棣你记下。”刘凌点了点头,“夜中设火,火边掘坑,且焚且埋,命当地乡老望族协助。”
“是,陛下。”
薛棣连忙在手中的册子上记下。
“陛下,臣以为,蝗虫虽然可以用人力捕之,可百姓的惶恐之心却不会因为捕灭了蝗虫而得到安慰,反倒会认为惹祸上身,补蝗时不会有那么积极。应当对捕捉蝗虫较多者给予奖励,如此一来,为了自身得利,也会积极捕蝗。”
户部尚书想了想,上前补充。
刘凌想了想,担心国库支持不了如此大范围的奖赏,余光扫过了姚霁。
姚霁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,肯定了他的做法。
后世七百年,有一位地方官曾鼓励过百姓去捕蝗虫。
“是有过这样的举措,可大蝗一斗,给钱一百文,小蝗每升给钱五十文,虫卵另算。其实现在还未入夏,消灭虫卵当放在首位,否则一到夏旱成虫又生,扑不胜扑。”
姚霁见刘凌皱起了眉头,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却见刘凌提起笔,在纸上写了两个字,姚霁凑近案前一看,上面写的是“费钱”,忍不住莞尔一笑,摇了摇头道:“自然是在灾害最严重的地方用重赏,其余地方可以用徭役抵上。”
这时代徭役很重,成年人都要为国家服几个月的徭役,能够用蝗虫抵掉徭役,相信很多没有受灾地区的人也会前往蝗祸的地方帮忙抓捕。
“陛下,臣曾记得有雀鸟喜食蝗虫,臣觉得可以大量张捕鸟雀,在蝗虫祸害粮食之地放出,吞食鸟雀。”
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官员,话一说出口就有许多朝官露出讥讽的神色。
“荒唐,哪里有那么多鸟!”
“我们在讨论如何除灭蝗虫,怎么谈到鸟上!”
“蝗虫一起,铺天盖地,该有多少鸟才够食尽?又是劳民伤财之举!”
出声反驳的都是朝中有经验有才干的老臣,那愣头青被劈头盖脸一顿骂,整个人都蔫了,没敢再继续说出话来。
刘凌也觉得有些荒谬,他挑了挑眉,以手托腮,看似悠闲的在思考,其实面向姚霁那边,在等待她的答案。
有这么一位神仙真的很好用。虽然作为神仙似乎对蝗虫的危害知道的也不多(不食人间烟火吗),但大概是活的久了(?),能知道很多凡人不曾知道的事情。
她知道蝗虫的习性,也知道别人是怎么灭蝗的,有些大臣看似有理的方法被她直接就否决了,说是会“破坏水土”,可有些异想天开的主意却又得到了赞同,认为可以一试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