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六章 平凡的人[1/2]

《家兄朱由校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
“江南之人做出这样的事情,我倒是并不觉得奇怪……”

“呜呜——”

二月初二龙抬头,当这被称为春耕节的一天到来,大明各省的农民已经开始劳作,而朱由检也正在前往宁夏的路上。

火车的汽笛声预示着他们距离宁夏已经不远,位置上的朱由检拿着朱慈燃写来的《游记》内容反复观看,大致了解了浙江的情况。

三千万人口,近五千万亩田地听上去很不可能,因为后世也是七十年代才达到的这个人口数量,而耕地数量更是拍马不及。

不过,朱由检却并不觉得奇怪,因为后世的人口情况,是在明末清初的屠戮,以及中后期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屠戮所导致的。

这其中,尤其以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对浙江的屠戮为甚。

二百多万人口的湖州府,战后仅存不到七十万,并且由于尸体的处理不及时,当地爆发瘟疫,湖州府人口在瘟疫结束后仅存十二万。

这样的人口损失到了民国都没补充回来,北方人口大批南下移入江南,河南人便占据百分之四十以上,而本地籍占不到百分之四十。

大量北方移民的涌入,让湖州本地文化冲击极大,最典型的就是湖州西部官话区的形成。

不过湖州毕竟算是吴语核心区,所以也有部分移民被“吴化”。

安稳的日子也就这四十年,人口刚刚有点起色,结果就迎来了三十几年的战乱。

这种情况,浙江人口能多起来反而奇怪。

至于耕地情况,且不提许多被退耕还林的土地,单单浙江的城镇城区面积就高达数百万亩,而明代可没有这么大城区面积。

只是,五千万亩土地听上去很多,但按照朱慈燃《游记》内容中所写的,其中有过半种植桑树、棉花和各类水果,那浙江本地人口粮问题就很严重了。

两千多万亩耕地拿来养三千万人,哪怕浙江亩产两石乃至三石,其中缺口也高达数千万石。

去年的大旱并没有让浙江迁移出太多人口,最少那五十六万的人口情况达不到朱由检想要的标准。

是谁在阻拦,朱由检很清楚。

牛马如果少了,最着急的自然是能驱使他们的乡绅老爷们。

乡绅们的违规,朱由检心里也清楚。

不过,他并不准备收拾这群人,最少目前他是不想的。

收拾了他们,浙江的经济闭环就会出现问题。

这种情况下,除非朝廷有能安抚人心,照顾百姓生计的手段,不然很容易生乱子。

大明的手段是什么?自然就是蒸汽机和拖拉机。

眼下拖拉机的产能还不足,如果规模再大些,大到每年能提供十万台拖拉机的时候,那朱由检就可以动手了。

大明的拖拉机并没有什么生产难度,和后世可跑可动,每日耕地数百、上千亩的拖拉机不同,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可不断工作的耕牛,不过力气比耕牛大一些罢了。

基础物理和数学的不行,让大明的科技研究达到了瓶颈,它也无法做出改进。

但眼下的大明,也不需要他有更多改进,因为眼下已经够用。

“今年年底,拖拉机的数量能达到多少?”

朱由检将手中的游记放下,坐在隔壁的陆元高也回应道:“约四万台……”

“四万……”听到这个规模,朱由检微微颌首,而这时火车也响起了抵达宁夏的铃铛声。

很快,火车驶入了宁夏城外的宁夏火车站。

在它挺稳后,朱由检带着朱慈烺等四小只和周素洁下了火车,而前来迎接的人则是朱由检多年没见的满桂、梅之焕等人。

“殿下!”

见到朱由检,已经六十岁的满桂和六十二岁的梅之焕迎了上来,在他们身后还跟着曹猛、李自成等一众将领和官员。

看到满桂和梅之焕那苍老的模样,朱由检一时间心神恍惚。

第一次北伐的扫套之役似乎还在昨日,但回过神来细细一想,那却已经十三年前了。

“辛苦了……”

千言万语,不抵抬手拍拍肩膀的那举动。

这样的举动看上去很粗鄙,但是对于被拍者来说,却显得无上光荣。

满桂、曹猛、李自成这些武将纷纷把腰杆挺直,就连梅之焕这个文官也欣然接受了这粗鄙的举动。

在人群里,朱由检看到了一个生面孔,不由对满桂询问道:“这是……”

“回殿下,这是今岁新提拔为宁夏营参将的参将朱辅炬,是秦王府一脉出了五服的宗室子弟,参加过北山血战。”

“殿下千岁……”

满桂介绍着朱辅炬,朱辅炬也作揖行礼。

朱由检看了看他,他倒是没想到老朱家还能出几个将军,这只能说明只要有土壤,种子就能发芽。

“好好带兵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重生八十年代养崽崽》《我跟他不熟》《屏南街36号[刑侦]》《民国投机者》【墨墨中文网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