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之夜,宫外灯火通明,宫内也是灯火通明,整个紫禁城在明光的照耀下如同白昼。天空石黑的,但城外的大街小巷和皇宫内的平坦道路皆是明亮的。
今夜,依照规矩,皇家亲眷和后宫嫔妃齐聚政和堂共同享用晚膳,太后自然是坐在政和堂正中央的位置,而皇上和皇后和往常一样依旧坐在太后左右两边。皇家亲眷全部出席,东边所坐的是皇家亲眷,共有五个长桌,每个长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满了菜肴,木须肉、冰糖肘子、粉蒸排骨、麻辣肚丝、卤汁猪蹄、糖醋鲤鱼、香菇肉片等十八道菜肴,原本第一个接近皇上第一个座位应该是皇上的兄弟,论长幼依次按座位坐下,可是第一个座位坐的确是大战得胜归来的高邦,为此一个座位的规矩,安定王与高将军僵持不下。安定王是先帝第六子,是皇上年龄差距最小的弟弟,自幼与皇上关系最为紧密,安定王名叫上官8226礼庆,善齐射、懂得兵法布阵,严守礼仪。因安定王熟悉北昭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形,所以皇上命他保卫西部和北部地区。而北昭的东部和南部则由高邦父子保卫,二人皆是英勇战将,他们这时为了一个座位互不相让。
安定王问皇上:“敢问皇兄,今夜除夕家宴,三哥是否应该坐在高将军所坐之位?”
皇上微笑道:“六弟,你的意思是?”皇上并不直接回答安定王的问题,而是让他自己表述自己的观点。
安定王道:“依照皇家规矩,三哥应坐在高将军之位,而高将军应坐在第四个座位。”他说完,指向东边第四个座位。
高邦看着第四个座位,站起道:“安定王所言不差,依照规矩,臣是应该坐在那里,可是臣是想与皇上交谈下军事,此时坐在这里也是因军事为重而坐。”
安定王一脸愤怒道:“不守规矩还强词夺理?”
皇上二人如此,对安定王宽解道:“六弟,今夜是除夕,明年就是新年了,朕和你们都要开开心心的过年,今夜是家宴,不应该为了一个座位而僵持,朕觉得就先这样坐。”
高邦满脸欢笑,看了看与他争辩的安定王,高傲地坐在了第一个座位。安定王听了皇上的话也并未在此争辩,低着头走到了第三个座位。
第二个座位是先帝第三子瑞靖王,瑞靖王是先皇后所出的嫡子,先皇后不得先帝宠爱,且先帝在世之时并未选定太子,因此瑞靖王一直都未能成为太子,先皇后几次请求先帝选定太子,未果。直到先帝断气之时,将皇位传给礼贤,只因礼贤有仁德之心,景妃教育有加,
瑞靖王名叫上官8226礼辰,饱读诗书,因身体从小就不好,未能学得骑射等本领。瑞靖王虽然没有成为太子,更没有当上皇帝,他并不记恨礼贤。瑞靖王大婚已有五年,在他身后坐的是她的嫡福晋和两位侧福晋,嫡福晋是从三品光禄寺卿孔学文之女,而两位侧福晋则是瑞靖王府的普通侍女,每日侍奉瑞靖王,日久生情,因此成为了他的侧福晋。
第四个座位是先帝最小的儿子,十五王爷,名叫上官8226礼信,年龄只有9岁,至今因年幼,一直养在阿哥所,由嬷嬷照拂。他每日和大阿哥文程一起去翰林院,由付师傅教导他们读书写字。
第六个座位坐的是太后的亲弟弟夏侯氏,当朝的国舅也是出身武家,大将风范犹存,先帝在世时,协助先帝平定战乱,为先帝和北昭争夺了大片土地。看一看太后的出身,再看如今的仪妃,可见出身将门的女儿,多数都是受皇帝宠爱的。
西边坐的是后宫嫔妃,后宫嫔妃共有十个,共有两排,每排各五个座位,共十个座位。
第一排第一个座位自然是仪妃,仪妃许久未陪伴皇上,只是每日简单的请安,这次家宴,她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极好的机会。仪妃含情脉脉地看着皇上,道:“皇上,今日臣妾甚是高兴,这么多亲眷都来此,不知说些什么,一切尽在不言中,臣妾把祝福都用杯中的美酒来表达,皇上,臣妾敬您一杯!”说完,用朝服衣袖遮挡,稍稍仰头将杯中的桂花酒喝了。
皇上含笑道:“爱妃美意,朕领了。”扬手端起一杯桂花酒,喝了下去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