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毅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我朝官制向来以庞杂紊乱著称,除了官、职、差遣等一系列职官体系之外,还有一些经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类别称谓,譬如说宰相,执政,从官,庶官,选人等等,从上至下,等级森严。
一个类别基本上可以代表一个阶层,在本朝,官员想要跨越阶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李纲李伯纪之前对此就深有体会——若非延兴皇帝亲自拔擢,他想从庶官晋身为从官,估计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。
李大忠臣目前身兼三职:兵部尚书、枢密都承旨和东京守御副使。其中守御副使是使职差遣,遇事则立,事竟即罢,只在某个时限内拥有与职责相匹配的实际权力,是以其身份、地位以及所应享受的诸多待遇,主要取决于另外两个本兼职务中位阶较高的那一个。
枢密都承旨的标配官阶为从五品——自从四品及待制以下皆为庶官。
兵部尚书的标配官阶为从二品,单论品阶的话,比清切贵重的翰林学士还要略高一秩,地位不可谓不显赫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都省部司最高长官,尚书还有一个区别于侍从官的专属称谓,叫做八座官。
所谓八座官,乃是源自隋唐时期的一种复古称呼,特指左右仆射、六部尚书以及尚书令,因为都是尚书省的高官,所以又叫八座尚书。
尴尬就在这里了。
一方面,八座官看似与执政官秩级不相上下,都是二品朝廷大员,其实中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阶层鸿沟。
另一方面,他们本身虽然处于从官这个阶层,实际上却很难与位居其下的侍郎、给舍、卿监、言官等同僚融为一体。
李纲目前就处于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悬空状态,其所遭遇的内外部压力就可想而知了。
自打东京守御使司成立之后,他这个所谓的八座官便以守御副使的名义,先是移牒工部虞司,要求对方尽快提供泥瓦匠人,修筑京城四壁的残损楼橹;接着又关文户部仓司,紧急度支本司当下所需的军资钱粮;随后督促三省择选的人吏立刻到大晟府干办;此外又亲自跑到都堂,索要朝廷许诺的三千道空白官告和宣帖……可以说忙得脚不沾地,焦头烂额,不亦乐乎!
“结果怎样?”
东暖阁里的御炉炭仍在嗞嗞嗞地喷吐着紫焰火苗,室内温度越来越高,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焦躁。
此刻赵桓那张白皙的清隽面庞已经微微有些发烫,在这种情况下,他可没耐心听梁大官叨逼叨地替李大忠臣诉苦,是以直截了当地询问最终情况。
“结果……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