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才艺智慧 > 章节内容

我的书架

钱大昕七岁背历法

钱大昕七岁背历法

钱大昕,字晓征,号辛楣,又号竹汀,出生于公元1728年,嘉定(今上海市)人。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,初为举人,后中进士。授内阁中书,历任编修、侍讲学士、广东学政,官至詹事府少詹事。

他小的时候,有一个“七岁背历法”的故事,久传不衰。

钱大昕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,祖父和父亲都是很有名气的学者,尤对文学有广博的研究。钱大昕资质颖悟,记忆力很强,又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,自幼勤学苦读,到他去学校读书之前,就已经读了不少经书和诗词,在作诗和写文章上已经小有名气,被冠以“神童”称号。

在学校读书时,钱大昕有个同班同学,名叫王鸣盛,字凤喈,号礼堂,也是出身于书香之家,自幼喜欢学诗,并且也很有才气。他的父亲见他有大器之才,从四岁开始,便为他请了个叫沈德潜的学者,专门教他学诗。所以,他在去学校念书之前,其诗作也已很有名气,但是他没有“神童”称号;他年龄比钱大昕大六岁,因此,对钱大昕很不服气,常常想和钱大昕比试比试,看看谁的才华更高一些。

有一天课后,王鸣盛得到一本讲历法的书,预先看了几遍,然后对钱大昕说:“这是一本讲历法的书,对于推算日月星辰运行和怎样定出时岁节气的方法,讲得都很明白,你我比比看,咱们同时都只看半个时辰,看谁能把这两种方法一字不漏地背下来?”钱大昕向以背书为长,岂肯示弱,于是立即点点头说:“比就比。别看你年龄比我大,可要论背书,我可不怕你!”

同学们知道他们两人都是班里的学习尖子,一个诗作有名,一个号称神童,他俩进行比赛,那才是棋逢对手、将遇良才,有趣得很,所以,便都留下来观看。

首先是王鸣盛,只看了一遍,就熟练地背了出来;接着是钱大昕,却看了又看,最后在王鸣盛的一再催促下,才背了出来。

当钱大昕的声音一落,有些同学欢呼跳跃说:“王鸣盛赢了,王鸣盛赢了,神童输了!”

钱大昕并没有因此难堪,而是谦逊地对王鸣盛说:“看来我的记忆力不如你强!”

钱大昕这样一说,王鸣盛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;因为他知道,自己预先已经背过几遍,心中有些发虚,便也谦虚地说:“哪里哪里,彼此彼此!”

可有的同学却提出,这次比试,没有人看着书监督,你们背是都背下来了,可有背错的没有?漏字没有?谁错得多?谁错得少?应该重新比一比才是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洞中避难所》《港岛风云再起》《大清话事人》《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》《龙只想水群,不爱待在洪荒》《临安不夜侯》【微信读书】【全本看书网】《肝到厨神才算开始》《诡秘之主

玉露文学【y6g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才艺智慧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