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露文学【y6g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才艺智慧》最新章节。
李百药掌故惊学者
李百药,是隋朝文帝杨坚时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。隋文帝时受封礼部员外郎,兼桂州司马;隋炀帝时,由于他好上书直谏,炀帝非常讨厌他,改任步兵校尉;唐朝建立后,以才被封为中书舍人、宗正卿等职。
李德林四岁能诵《三都赋》,15岁系统读经书,更以写文章震惊京都“三才”,被誉为“神童”。到十八九岁的时候,他便做了中书侍郎。因为李德林本人很有学问,所以对儿子的学习也很重视。为了提高儿子学习的积极性,他用了当初父亲对他的教育方法,每当公事完毕归家,便和儿子比赛背诗、诵赋、作文章。李百药本来就天资过人,模仿力强,四五岁时,见父亲读经书,他也读经书;见父亲写文章,他也练习写文章。到七岁的时候,李百药写出的文章就已具文采,满篇生辉了;加之父亲李德林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,到他十一二岁的时候,就已经博览群书,且对书中的主要章节背诵如流,尤其对一些典故更是记得清楚。
有一天,他的父亲和前来拜访的朋友切磋学问,议论起南朝文学家徐陵的一篇文章。对文章中所提到的“刈琅邪之稻”这个典故,却忘记了是怎么回事。他们去查各种资料,但典籍浩瀚,史书如山,如同大海捞针,谁也记不清在哪本书中记载此事。他们足足翻阅了两个时辰,仍然一无所获,累得大家狼狈不堪,叹气不止,一个个嘴中不停地念叨:“‘刈琅邪之稻’,本来很是熟悉的,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?”
恰在这时,13岁的李百药从外边走进来,见他们一个个念叨“刈琅邪之稻”,觉得奇怪,便问道:“这是一个典故,叔叔伯伯们念叨它做什么呢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天才一秒记住【玉露文学】地址:y6go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