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才艺智慧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王劭多识惊名人
王劭,字君懋,生年不详,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南部)人,以博学多识为北齐太子舍人。隋朝建立后,始任著作佐郎,后拜著作郎,隋炀帝即位后,官至秘书少监。撰有《齐志》二十卷,《齐书》百卷,《隋书》八十卷;又有《平贼志》三卷,《读书记》三十卷,著作颇丰。
王劭,北齐通直散骑侍郎王松年的儿子,自幼聪明伶俐,不爱多言多语,也不爱和一般孩子出去玩耍,但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他读书和其他孩子相比,有一个很不同的特点,就是爱打破砂锅问(纹)到底,不彻底弄明白决不放过。有时候,他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请老师回答,往往是老师回答了一个,他又接着问第二个,结果连着问好多个为什么,最后把老师也给问住了。有时候,他为了查找一个典故的出处,常常翻阅上百种资料,也正是在翻阅各种资料的过程中,使他得以博览群书,提高了读书的兴趣。对于他自己认为有兴致、有保存价值的人物、事件,以及个人在阅读中产生的观点和看法,为了不致忘记,他都认真地摘记下来。这样,时间一久,积少成多,渐渐成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,这就是他后来的著作《读书记》。他这种刻苦钻研、善于积累的学习精神,使他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,面越来越广,为他后来撰写《齐书》、《隋书》等国史,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基础。
在一个偶然的机会,年少的王劭无意中帮助几个名人解决了一个难题,从而得到了“神童”的美誉。
王劭十四岁那年,由于博学多才,被推荐为太子舍人。由于当时任命的诏书还未下达,王劭暂时被安排在文林馆内待命。文林馆,是当时著名文人聚会讨论学问的地方。
这一天,名士祖孝征、魏收、阳休之等人聚集在一起,讨论对古代历史中几个重要事件的看法和认识,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典故,却忘记它的出处及事件的缘由了,便到处去查资料,最终也没有查到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李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