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才艺智慧 > 章节内容

我的书架

郭沫若“肚内有文章”

《才艺智慧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
郭沫若“肚内有文章”

翩翩少年郎,骑马上学堂。

先生嫌我少,肚内有文章。

1896年,年仅4岁的郭沫若要求同五哥一块儿去上学。父母不准,说他年纪还小,过一两年再去上学吧。郭沫若又吵又闹“我要上学,我要上学!”

父亲没有办法,只好同塾师商量,请求先生收下这个不够上学年龄的学生。这样,郭沫若就成了沈焕章老先生所教的年纪最小的学生。

郭沫若为何对读书这么感兴趣呢?这不能不说起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。

郭沫若1892年出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。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商贩,早年失学,深切体会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。因此,当他有了钱以后,就在家里设了塾学,请沈老先生来教育自己的子女。

郭沫若的母亲出自于一个官宦家庭,后来父亲死了,由别人收养。母亲聪明善良,能写会画,还能背许多唐诗。郭沫若两三岁时,她就教他读和写,教他背诵唐诗。郭沫若后来曾回忆母亲说:“我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,首先给了我以决定影响的就是我的母亲。”

最使年幼的郭沫若激动不已的是妈妈讲的我国古代少年成材的故事。这些一二十岁就成名、成家的古代少年的故事,激励着郭沫若,他渴望早上学早读书,早成材。“先生嫌我小,肚内有文章”,那该是多么有趣呀!

上了学以后,郭沫若学习认真,勤于思考,寻找好的学习方法。所以尽管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,才气却是班上最高的。

有一次,老师带他们一块出去钓鱼。钓鱼回来后,沈老师挥笔写了“钓鱼”两个字,问“你们谁能对上这两个字?”

对对子,可不那么简单,它有一套严格的规则,要求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形容词对形容词,出句和对句字数要一样多,文字的读音要平仄相对。

十多个学生都低头不语,沉思静想,绞尽脑汁。郭沫若这时想到了“打虎”,便脱口而出。“打虎”对“钓鱼”不仅音韵对应,而且“打虎”二家铿锵有力。在封建社会,这被视为出语不凡,大富大贵的象征。

沈先生听后,十分吃惊。他对郭沫若的父亲说:“这孩子出语不凡,才思敏捷,将来准有出息。”

沈先生有了一位好学生,郭沫若也有一位好先生。沈先生不仅学识渊博,而且教育有方。他思想开明,拥护变法,很早就实行了塾学改革,把地理、数学、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引进塾学里来,郭沫若如鱼得水,学习兴致一直很高。

在沈老先生塾学里读了8年,郭沫若在诗文、历史、经学、自然科学方面学到了不少的东西,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功底,尤其是在文学方面,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。

13岁时,郭沫若就已经写了不少美丽的诗篇。他有感于峨眉山的美丽雪景曾作诗吟道: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我以机缘觅长生》《美食:美食系神豪》《赛博朋克:2075》《神农道君》《上流玩法》《文豪1978》【笔趣阁】《文豪1978》《带着超市大逃亡》《神话:灵性支配者

李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