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李后主亡国
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,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持续着。除了北宋政权以外,北方的辽对中原虎视眈眈,另外还有北汉、吴越、后蜀、南汉、南唐、南平等7个并存的割据政权。其中,占据江淮地区,以金陵(今江苏南京市)为都的南唐算是一个江南大国。
南唐,由十国之一的吴将李于公元937年灭吴所建。李在位时,鼓励生产,功课农桑,实行“民与休息”的政策。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,南唐经过励精图治一度在政治、经济等方面均处于10国的领先地位。李死后,王位由其长子李继承,史称中主。李嗜好诗词书法,不懂治理国家,又听信谗言出兵闽、楚而屡遭败绩。南唐国势渐弱,从公元955年起,前后三次遭到强盛起来的后周的袭击,皆兵败。公元961年,李撒手归西,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南唐交给了儿子李煜。
李煜,字重光,初名李从嘉。他继位以后,十分畏惧北宋的强大,亲自撰写奉表向宋太祖进贡大批金银财宝,表明“惟坚臣节,上奉天朝”,意思是说一定臣服于北宋。而宋太祖却从没有放弃过统一全国的打算。他和大臣们一而再,再而三地商议着出兵的策略。
一天深夜,宋太祖与其弟赵匡义一起来到了有智有谋的宰相赵普府上,共同计议。宋太祖先说:“朕难以入睡啊!一榻之外,都是别人的地盘。”接着又讲了自己有意先攻打北汉。赵普连忙阻止:“如果打下北汉,边陲强大的辽国就要由我们独挡了。不如留着北汉替我们挡住辽国,等我们平定南方诸国之后再转过头来攻打北方。”宋太祖听此言笑着说正合朕意,原先说的话不过是在试探赵普。就这样,君臣定下了“先南后北”统一中国的策略,也就是要先弱后强,先攻下宣庶的南方地区以后,再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强敌。
由于战略方针的正确,南下的北宋大军迅速灭了南平,攻下后蜀、南汉,对南唐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。
公元971年,当宋灭南汉以后,李煜被吓坏了。他急忙上表宋太祖,主动要求去掉国号,改称自己为“江南国主”,各级官员依次普遍降级。宋太祖同意了李煜的请求。他这样做绝不是受了感化要放南唐一条生路,而不过是采用“羁縻”手段,稳住南唐,实行分化瓦解,以便日后各个击破,全歼对手。在治国和谋略上,李煜和宋太祖简直不可同日而语。
李煜通晓音律,喜爱歌舞,尤擅诗词,他的大部分精力也都是放在这些事情上,无暇顾及朝政。为了逃避南唐即亡的恐惧和内心压力,李煜还笃信了佛教。他大修佛寺,自己穿上袈裟,跪拜诵经,显得十分虔诚。大臣们对李煜的这种消极无能的作法十分气愤,但没有人能阻止皇上继续昏昏噩噩地混下去。
在北宋方面,征伐南唐的时刻就在眼前了。开始,宋太祖还在为找一个出兵的借口伤脑筋,因为南唐自俯首称臣后一直百依百顺,且贡献了许多宝物。公元974年,宋太祖召李煜入朝。李煜因害怕被扣留托病未去,没想到却让宋太祖给他加了个“倔强不朝”的罪名,同时也给宋兵南下找到了借口。就在这一年,宋太祖命曹彬、潘美率兵10万向南唐攻打过来。
大兵压境,南唐马上乱了阵脚。几年来李煜一直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,根本没做必要的防备。南唐士兵见到宋兵到来,一开始以为他们不过是和以往一样在江上巡逻一下而已,还上前去犒劳宋军,待明白是大难临头时都吓得仓惶弃城而逃。
李煜此时龟缩在金陵城内,紧闭城门,也不询问战局和派兵应战,反而把统兵大权都交给都指挥使皇甫继勋,自己仍在一旁不忘享乐之事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李丹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