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玉露文学y6go.com
玄奘西行取经
自从李世民征服东突厥以后,西域各族人和亚洲许多国家的人,不断来到长安。在这一时期,我国高僧玄奘和尚也通过西域各国到天竺去。
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,洛州缑氏(今河南偃师缑(音gou))氏人。原来姓陈。玄奘对佛教文化做出了空前的贡献。十三岁那年,他出家做和尚,就认真研究佛学。后来到处拜师学习,很精通佛教经典。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也就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,玄奘27岁。他对佛经有些疑问解释不了,便想到佛教发源地去学习考察。
佛教最早起源于迦毗罗卫国(今尼泊尔境内),创始人是释迦牟尼。佛教传于印度以后,迅速盛行起来,西汉时期传到中国。唐朝人信奉佛教的也不少。
唐太宗对佛教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,不准僧人随便西去学经。玄奘向有关衙门申请通行证没得到批准,但他并不气馁,慢慢寻找机会。这年秋天,长安一带农田受灾,朝廷允许百姓外出谋生,27岁的玄奘认为机会来了,夹在灾民之中,出了长安城,开始了艰难漫长的西行之路。
玄奘走到凉州(今甘肃武威)再往西走,没有通行证过不去关卡。凉州是西域各国与内地联系的必经要道,都督李大亮对过关人员盘查严格,他听说唐朝僧人玄奘要出关到西域取经学法,便把他找来,命令他返回长安,不然就抓起来遣送回去。
这点困难根本吓不倒玄奘,明过关不行就暗闯关。凉州佛寺慧威法师被玄奘的才华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,派两名徒弟陪着玄奘于夜晚过关,来到瓜州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)。
凉州都督不知怎么得到玄奘已过关西去的消息,立即向瓜州等地发了追捕玄奘的通牒,牒文措辞严厉:有僧玄奘,欲入西蕃。所在州县,宜严候捉。
瓜州刺史独孤达信,信仰佛教,尊重僧人,他没有抓玄奘,让他快些离去。玄奘在瓜州寺庙门口,碰见一位西域来进香的老人,谈起西行之事,老人说:“西去路遥,道路险峻。还要经戈壁沙漠,几百里全是沙海,没有人烟,法师孤身一人,太危险了!”玄奘说:“贫僧立誓西行,决不东退一步。即使途中亡故,亦不后悔!”
老人对玄奘油然而生敬意,竟然将自己骑的马送给他。深情地说:“你别看这匹马有些老了,但脚力还行,它曾15次往返戈壁大沙漠,道路熟,就送给你用吧!”
玄奘大喜过望。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居然赠送如此贵重实用的交通工具,真是雪中送炭。他千恩万谢谢过老人之后,骑上老马继续西行。玄奘离开瓜州,天已黄昏,走夜路也不畏惧,到了夜半时分,来到疏勒河边,抬头远眺,高耸云间的玉门关依稀可见。河面无桥,他只好拽着缰绳,让马把他拖过了河。
天亮以后,玄奘不敢上路,怕被官府发现,只好藏在森林中,等到天黑再行。
这一天,走到玉门关外第一座烽火台下,被守兵发现,捉住交给校尉王祥。王祥信仰佛教,不仅没将玄奘遣送回长安,而且告诉他一条小路,可躲过两座烽火台,直达第四座烽火台。这座烽火台守将叫王伯陇,是王祥本家哥兄弟,王祥给伯陇写了封信,让他照顾玄奘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凡人:风雷灵根,娶妻陈巧倩》《修仙:我在现代留过学》《从小破屋开始[全民求生]》《玄鉴仙族》《你不许再亲我啦[快穿]》《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》《疫病之上》《落崖三载后》《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》《回到过去做财阀》
李丹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