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征直言进谏
公元626年,即“玄武门之变”那一年,李渊主动传位给李世民,自己当了太上皇。李世民当上皇帝,即唐太宗,改元贞观,次年为贞观元年。从此,唐朝开始了兴旺发达的历史。
唐太宗虽然出身于大贵族家庭,但是他亲自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,亲眼看到强大的隋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经过。他总结隋亡的原因是因为隋炀帝荒淫无度,违背君道。所以,他当了皇帝,总是不忘隋朝灭亡的教训。这些教训,他都铭刻于心。他经常对他的儿子说:“一个皇帝,要是按正道办事,百姓就拥护他;如果他不行正道,百姓就推翻他,这实在可怕!”他又说:“百姓好比水,皇帝好比是船。水能载船,也能翻船。”
建国之初,唐太宗就兢兢业业、小心谨慎地治理国政。古时候,把统治者听取不同意见,判断是非,然后采纳正确的意见,叫做“纳谏”。唐太宗很注意纳谏。有一次,他问大臣魏征,君王怎样才能“明”,怎样才是“暗”?魏征回答说: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”他非常赞成这个见解。因为他知道,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
贞观二年,一个叫李百药的大臣对唐太宗说:“以前虽然释放过宫女,但宫中无用的宫女仍然很多。宫里阴气太盛,也会招致天灾。”唐太宗接受了李百药的建议,下令释放宫女,前后放出3000多人。
公元626年,唐太宗派人征兵。有个大臣建议:不满18岁的男子,只要身材高大,也可以征。唐太宗同意了。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。唐太宗催了几次,魏征还是扣住不发。派人把魏征叫来,训斥道:“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,自己说不到18岁,其实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,逃避征兵。我已发布诏书,你为什么扣住?”魏征不慌不忙地说:“我听说,把湖水弄干捉鱼,虽能得到鱼,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;把树林烧光捉野兽,也会捉到野兽,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。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、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,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?国家的租税杂役,又由谁来负担呢?”
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有道理,可还是不服气。魏征接着说:“陛下的诏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征召18岁以上的男子当兵,现在不到18岁的男子也得应征,这能算讲信用吗?”唐太宗吃惊地问:“我什么时候不讲信用?”魏征说:“陛下刚即位的时候,曾经下诏:拖欠官府东西的,一律免除,可是官吏们照样催收,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?陛下一向说要以诚信待人,为什么征兵的时候怀疑百姓作假?无缘无故怀疑人,这能算讲信用吗?”魏征的一席话,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。于是,唐太宗又重新下了道诏书,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。这以后,唐太宗更加信任魏征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海趣阁】《终极火力》《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》《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》《真灵九转》《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》【赘婿小说】《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》《剑阁闻铃》《回到过去做财阀》
玉露文学【y6g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