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丹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中华民国诞生
武昌起义后,全国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,新的斗争形势迫切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领导中心,于是,建立中央临时政府的议题提到日程上来。中央政权如何建立,革命派、原立宪派和旧官僚等各种政治势力,都在积极策划力图控制国家大权,使得组建中央政权的斗争更为复杂起来。
武昌起义成功,最先建立共和地方政权,成为众人瞩目之地。武汉虽在北洋军进攻下失去汉口、汉阳二镇,黎元洪与亲信势力仍想利用着起义之名号令各省,执掌全国新生政权之牛耳。11月9日,黎元洪发出通电,请已经宣布独立各省速派代表到武昌议商组织临时中央政府,得到一些省的响应。11月11日,汤寿潜、程德全联合陈其美通电独立各省,提出在上海召开“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”。后来,武昌方面一再坚持,各省代表遂陆续抵达武汉。自11月30日始,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内连日举行。独立各省代表的成分不一,比较复杂。与会期间,北洋军的炮火猛击武昌,给革命派施加压力,英国驻汉口领事也假以中立者身分为袁世凯传情达意,代表会议乃通过两项议案:一是初步订立《临时政府组织法大纲》,另一是如果袁世凯反对清朝,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。筹组民国政府的活动,从一开始就让立宪派和旧势力抢占了上风。
12月2日,江浙联军攻克南京,上海方面的代表们决议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,武汉方面已无力抗衡,会议迁往南京继续举行。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在成立中央政府选举临时大总统问题上,受到代表清政府的北方势力的牵掣,又在推举正、副大元帅问题上发生纷争,临时政府仍处于难产状态。25日,孙中山自海外返抵上海,他为革命奔走海内外十几载,以其才识胆略和顽强的奋斗精神,在革命党人和国民中享有崇高威望。他的到来,革命派的气势为之一振。南方各派转而推公认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组织临时政府。29日,17省代表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,为保全前不久代表会议虚位以待袁世凯的承诺,孙中山致电袁世凯,表示本人“虽暂时承乏,而虚位以待之心,终可大白于将来”。
1912年1月1日,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,这一年定为民国元年。3日,代表会议续选黎元洪为副总统,通过了由孙中山、黄兴提出的9名国务员名单。其中陆军总长黄兴、外交总长王宠惠、教育总长蔡元培,皆是老同盟会员;交通总长汤寿潜、实业总长张謇是原立宪派的头面人物;司法总长伍廷芳曾任清政府官职,但他是开明人物,又被推为南方谈判代表;内政总长程德全是颇有影响的“和平独立”代表人物;财政总长陈锦涛在清政府中任过要职,海军总长黄钟英组织过海军舰长起义。可以看出,国务员人选的确定,是孙中山等人同原立宪派和旧官僚反复磋商分配权力的结果。孙中山、黄兴让出实业、交通、内政等席位,用意是借重立宪和旧派官僚的经济力量与社会影响,达成各派联合的局面。接着,孙中山以“部长取名,次长取实”的办法,在直接任命各部次长、局长和总统府秘书长时,全派革命党人充任,实际主持各部政务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