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

玉露文学【y6g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最新章节。

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

英法侵略者为扩大侵华权益占有中国市场,寻机挑衅是轻而易举的事,“马神甫案”和“亚罗号事件”就是英法政府为发动侵华战争所寻找的借口。

1856年,一个叫马赖的法国天主教神父,不顾中国政府的有关禁令,偷偷从广州到了广西西林县,招收了一批地痞流氓当教徒,以传教为名,抢劫财物,奸淫妇女,无恶不做。他们的行径严重地触犯了中国的法律。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下令逮捕了马赖和他的教徒,随后将他和两个民愤极大的教徒斩首示众。

法国政府得知消息后,马上以此为借口,要派远征军来中国。英国政府心领神会,也寻找向中国挑衅的借口。

一个叫萧成的贩卖私盐的盐商,有一艘叫作“亚罗”号的商船,为便于向香港当局领取通航证,所以顾用了一个爱尔兰人当船长,水手全是中国人。在这批水手中,有曾经当过海盗的李明太和梁建富。广东水师发现后,便将李明太、梁建富及嫌疑犯12人逮捕,押在水师巡逻艇上。

英国领事巴夏礼听说后,便以“亚罗”号是英国船只,中国人擅自上英国船逮人,侵犯英国主权为名,控告中国破坏条约,并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提出最后通牒,限24小时内释放被捕人员并拿出书面道歉,否则,英国海军就要攻打广州。叶名琛吓得赶紧派人把12人送回,并送上书面道歉。但成心找碴的巴夏礼以所派人官职太小,对英国不礼貌为由,拒不接受。

紧接着英国海军便以此为由进攻广州沿江炮台;那边法国赶紧积极响应。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此爆发。

两广总督叶名琛“不战、不和、不守”,广州很快沦陷。为了扩大侵略,迫使清政府就范,英法联军决定北上进犯大沽口,夺取天津,以天津作为向清政府要挟的筹码。

英法侵略军向大沽口发动进攻时,美俄的舰艇也赶来助威。英法轻易拿下大沽炮台后,便直扑天津城郊,摆开了对天津的攻势。清朝政府束手无策,急忙派大学士桂良、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向侵略者求和,表示投降。

1858年6月26、27两日,两名全权大臣代表朝廷分别与英、法、俄、美签订了《天津条约》,定于1年后在北京批准换约。这项条约规定:除了赔款以外;还答应外国公使驻北京;增开南京、汉口、烟台、营口等10处口岸;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通商、传教等等。外国在中国的权利明显增大。

可是,这个激起中国人民强烈不满的不平等条约,英法政府还感到不满足。他们觉得所得到的利益太少,决定再次使用武力逼清政府退让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天才一秒记住【玉露文学】地址:y6go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