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怎么又是岔道?”书记疑惑道,“我们这次又该朝哪边走?”
书记这一说我才反应过来,这些古井之间是相互连通的,所以地下应该不只有一条暗渠,而且很快我就发现了这条岔道的不同之处,岔道左边朝里面走一点就是水泥管子,也就是说从这里朝外面走也是一条暗渠的出口,而另外一边则仍然是暗渠,看来遇到岔道也不用担心,只要分清楚朝哪边是继续深入的就可以了。
走到岔道口的时候书记突然停了下来,他从包里翻出一个本子递给我道:“今天下午吃饭之前我专门给你买的,我就知道你小子肯定没有准备这个东西,是不是又把我那天给你说的话忘了?”
看到书记递过来的本子我立即想了起来,他要是不说这个事情我还真的是忘了——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,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适用,在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就更加适用了。
我接过笔记本后书记便道:“我手笨,你好歹是上过美术课的,既然这里有这么多的岔道,我觉得我们必须得把这里的每一条路都画在本子上,这样到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些地道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,还能避免我们走回头路。”
“避免走回头路多简单,”经过书记提醒我顿时也想了起来,立即用匕首在岔口旁的泥墙上刻了一个“2”。
书记看着我做完才道:“你为啥子刻个‘2’而不是‘1’?”
我刚想说话,他立即道:“哦哦哦,我明白了,那我们现在要不要回去再刻一个‘1’?”
“妈的走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好不容易才走到这里,你这是想减肥?”我怒道。
“嗯……”书记忽然一转刚才的态度,“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回去再弄个记号,既然这里是‘2’,那我们进来的地方自然就是‘1’了,再说我们进来的那条路我有印象,刚才我换衣服的时候弄掉了一颗纽扣,我把那扣子按进泥墙里了,这也算是一个记号吧。”
我心说你这算哪门子的记号,不过有总比没有强,至少我们回来的时候还是会用得到这些记号的。
做完记号后,我和书记便继续朝前慢慢摸索过去,越朝前走,我发现暗渠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变宽了一些,随之产生变化的是暗渠两旁的走道,正在猜测这种变化是因何而产生的时候,前面的暗渠中央赫然出现了一个古井似的水坑,我和书记不约而同地加快了速度朝前走去,走近一看,我才发现这个所谓的水坑果然是古井的一部分,抬头看去,我们的上方出现了一道由宽至窄的竖井,把头灯的光遮住还能看到有丝丝月光从竖井的上面透下。
再看回脚下的这个古井,它的深度在两米左右,直径不超过一米,隐约能看到这个古井与上方的竖井都是由青石砌成,古人的设计很巧妙,从暗渠一端流过来的水从古井上的一个圆孔注入,而古井的另一端刚好也有一个处在水面之下的圆孔,这样做刚好能够保证古井里面的水一直都是流动的,如果水流较小的时候,暗渠里的水也能优先保证先把古井填满再继续朝下流去,也就是说这口古井在使用的时候,从古井中打出来的水永远都是活水。
围绕着古井外的是两条宽不过十厘米的水槽,也就是说暗渠里的水从我们的前方流过来后会分成三股水流,其中最大的一股水流优先注入古井之中,而围绕在古井外的两条水槽刚好能够重新汇聚继续朝前流去,这样既保证了古井里的水随时得到更新,又能保证暗渠不会断流。
如此简单的设计就能保证暗渠里的水流淌千年而不出问题,看到这我不得不佩服古人超群的智慧,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各种先进发达的东西层出不穷,但是和古人相比,我们用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才换来了生活的便捷,远达不到古人的这种设计高度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玉露文学【y6g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香巴拉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