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变法 三[1/2]

迦太基的失落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玉露文学y6g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纠结的,不仅仅是汪伯彦一个人,还有其他臣子。

赵朴的处事风格,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接受了。变法,应该是在朝堂上提出,然后群臣讨论许久之后,才决定,可是赵朴倒是好,一切都省略了。只是七个大臣,外加他一个皇上,三天时间讨论,就拍板了。

太独断专行了!

只是不满意又如何,只能是接受。

这是大宋,不是五代十国,不是南北朝时代,不是权臣横行的时代,没有那个臣子有权力废除皇帝。可以跟皇帝闹矛盾,可以阴奉阳违,可以使用各种手段逼迫,可以架空皇帝,但是不能废掉皇帝。

不管怎么说,大宋还是大宋,皇帝还是赵朴,这个大前提不变,一切都是枉然。

总之,变法没有经过朝堂讨论,没有经过民主决策,就这样实行了。

在赵朴看来,在治世讲究民主,讲究有事情大家商量,减少失误;而乱世讲究,绝对是玩亡的料。当然很多独裁的君主,往往会披着民主的外衣,不是为了欺骗民心,而是为了安慰民心。

宋朝实行民主,让政治氛围比较清明,使宋朝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;缺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党派争斗不短,问题严重,贻误战机,“金军已经渡河,而宋庭议未决!”

赵朴看来,民主是有很多好处,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,还是应该。

比如军事上,比如在变法上。

在这个科技落后,农耕为主,文盲率极高,地区势力强大的时代,实行精英。

在赵朴看来,朝廷的运转模式,应该是他提出大致的框架,大致的方向;几个精英大臣进行详细规划,否决一些不合理成分,使之变为切实可行的政策;然后分派任务给各个部门,各个级别的大臣前去执行,并提出修改意见就行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